学校召开出国培训项目交流总结会
10月24日,学校召开出国培训项目交流总结会,总结本年度教师短期出国(境)培训项目工作,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部署下一阶段国际合作交流任务。校党委书记毛学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培训团成员参会,副校长曹广超主持会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安福元汇报本了2025年度教师出国培训项目整体情况。他介绍,今年学校组织的赴德国防灾减灾培训团和赴新加坡教师教育培训团均已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其中,德国培训团成功入选国家重点培训专项,是全省唯一重点项目,体现了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新突破。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项目申报、行前准备到境外管理、外事服务等各个环节周密有序,为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赴德国培训团团长周强及赴新加坡培训团团长李霞分别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汇报,详细汇报了培训期间的组织管理、授课及考查内容、学习收获,全体团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认真进行培训学习,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并代表全体参训教师对学校大力支持一线教师出国参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视野和重大决策表示感谢。
交流会上,两个培训团的8名教师代表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分享了在境外培训中的收获与思考。德国培训团教师代表分享了在灾害预警、防减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学习的先进经验,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推动资源共享、开展科普教育等建设性意见。新加坡培训团教师代表则聚焦教育理念创新,交流了在教学改革、课程设计、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启发,并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毛学荣在总结讲话中对两个培训团丰硕的培训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境外培训作为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境外培训,教师们既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理念,也切身感受到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出国培训不仅是对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身临其境、直观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政大课”。他指出,本次派出的2个培训团,目标明确、主题鲜明、组织有力、纪律严明,参训老师带着问题和困惑出去,带着思路和经验回来,能够紧密结合青海高原地区自然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和我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得到了省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培训期间,代表团深入学习德国在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先进经验,认真借鉴新加坡开展教师教育的做法和启示,对于提升我省防灾减灾能力、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学校后续开展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等科研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要做好培训成果转化的"下半篇文章",将学习收获切实转化为教学创新、科研转化和实践成果。他要求,各学院要组织出国参训教师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将启发思考转变为具体行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要提前谋划下一年度培训计划,围绕青海省情和发展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主题,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学校教师出国培训项目工作成效,为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文字:邵春雨)




